红笋的种植技术
待解决1回答223点击
- 1楼上海市 移动访客
- 2025-06-18 15:59
红笋的种植技术
红笋的种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造林地的选择:选择交通方便、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黄壤或红壤。
造林整地:造林地坡度小于15度的采取全面整地,坡度大于15度小于30度的采取带状整地,坡度大于30度的采取块状整地。
母竹标准:母竹基径1厘米以上,年龄1~2年生,来鞭10~20厘米,去鞭15~25厘米,单株留枝4~5档,3~5株一丛时,留枝2~3档。植株根系完整,无机械损伤,无检疫性病虫害。
母竹栽植:苦竹栽植密度每亩种80~100株;3米×2.5米和2.5米×2.5米左右,穴大小为长40厘米,宽30厘米,深30厘米。栽种时先将母竹放入穴中,回填表土,分层踏实,使鞭根舒展,下紧上松,覆土深度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3~5厘米。在天气或土壤干燥时要先适当灌水,再进行覆土。栽竹时要做到:深挖穴、浅栽竹、下拥紧、上松盖。
后期管理:包括植后管护、松土除草和合理施肥。栽后要注意经常检查,久旱要浇水,久雨要排涝,及时防治病虫害,严禁人畜践踏,加强竹林保护。每年松土除草3次,2月浅削松土,6月深翻松土。栽后3~6个月,可进行一次施肥。第一年,6月每亩施入农家有机粪肥1000千克,9月每亩可施竹笋专用复合肥10千克,结合松土翻入土中;第二年,2月每亩可施竹笋专用复合肥10千克,6月每亩再施入农家有机粪肥1000千克,9月每亩可施竹笋专用复合肥20千克;第三年可按成林标准进行施肥。
成林培育技术:包括除草松土、合理施肥和留好母竹。苦竹林郁闭后,一般无杂草。如果有,一定要除去,松土可结合施肥进行,每年要松土2次。2月施笋前肥:每亩施入竹笋专用复合肥30千克,采用开沟施入。6月施行鞭肥:每亩施入腐熟农家粪肥2000千克,结合松土,翻入土中。9月施孕笋肥:每亩施入竹笋专用复合肥20千克或相当含量的农家土肥。苦竹笋出土时间可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初期和末期出土的竹笋,应全部挖出食用;盛期出土的竹笋,要选留母竹,每年每亩保留健壮笋400株。竹笋采收,在笋尖离地面5~7厘米处开始挖笋,选用特制竹笋采收工具进行挖笋,不损伤竹鞭和笋芽。
合理砍伐:每亩苦竹林均匀保留母竹1200株左右,母竹留养3年,4年生以上全部砍掉。
低产苦竹笋用林改造技术:包括竹林选择、劈山清理、深翻垦复、增施土肥和立体混交。选择交通方便、坡度平缓、土壤深厚肥沃、竹种优良、成片分布有一定规模的野生苦竹林、低产老竹林进行改造。对低产及老苦竹林进行全面清理,砍除竹林中的柴、草、刺、藤及老、残、病、小的苦竹。坡度在20度以下的,可采用全面深翻垦复,垦复时间选择在10月至次年2月进行,垦复深翻深度30~40厘米,土块翻盖不打碎。结合深翻垦复进行施肥,每亩施用厩肥2000千克或饼肥10千克。在海拔500米以上高山苦竹林,改造时每亩宜保留3~5株阔叶树,有利水土涵养,维护苦竹笋用林生态系统平衡。
以上就是红笋的主要种植技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