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常州首家“鱼菜共生”农业模式亮相 一水双收!

2021-03-24 15:253650
        “混搭”在时尚界算是一股潮流,如今,这样的时尚在农业领域也开始流行起来。位于常州市新北区的江苏省新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正在试点一种养鱼,种菜“混搭”的农业新模式,让科技力量成为农业经济新引擎。
微信截图_20210324152611
        这五个大棚就是新建起来的鱼菜共生农业新模式。第一个大棚里是养鱼池。农业创客杨家永介绍:“这个是高密度养鱼的,或者叫工厂化养鱼,这个池(养的)是鲫鱼,这个池是银鳕鱼,清明过后鱼开始活跃,现在鱼还不活跃,这个池子是丁鳜鱼,这个池子养的是草鱼和青鱼,这个养的鲈鱼,那边也是养的鲫鱼。”

        一个养鱼大棚可以负责八个蔬菜大棚的水肥供给。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也是循环农业的一个分支,作为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它把水产养殖和水耕栽培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水质无忧,种菜不施肥而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在大棚下面,铺设着众多管道,养鱼池内的水由水泵提升入生化处理区,处理区的微生物可以分解处理水中鱼的排泄物和饵料残渣,将其转变为植物可以吸收的硝酸盐等营养物质,分解后的水流进菜池,菜池中的蔬菜将养分吸收完毕后,净化后的水再次回到鱼池中。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生态循环系统。农业创客杨家永介绍:“这就是整个植物的根系,非常发达,所以吸收营养好,水从那头进来,从这一头又回到鱼池,通过这一排的蔬菜根系把养分吸收了。”

        不用施肥,虫害也减少了80%,一些飞蛾类的虫子只需要挂一些这样吸虫板就可以解决,省时省力。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鱼菜共生养殖模式综合生产效益可提高30-80%,同时可节省大量劳动成本。

        杨家永是福建人,多年前全家来到常州,在做过多种行业后,热爱农业的他成了一名新农人。去年下半年,启动鱼菜共生项目,目前,他的鱼和蔬果有固定客户源,每天通过快递送到同城客户餐桌上。因为不使用农药和抗生素,鱼和蔬果的口感更细腻,脆嫩。

        据了解,以前,鱼菜共生以观赏技术而存在,但现在升级为一种高效高科技的农业项目,其中包含的水培种植,高密度水产养殖,微生物水处理技术,水循环系统,每项技术都涉及一个学科领域,是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重点推广的生态种养模式之一。

        常州市的这条鱼菜共生系统预计今年年产蔬果类十万斤,鱼类两万四千斤,产值可达120万元。同时杨家永正在打造一条鱼菜共生的观光体验系统,让更多的人了解科技绿色农业的魅力。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上海竞速三大农业新赛道:特色种源、生物制造、现代设施农业
硅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正在申请一项国内未有先例的农药登记证书RNA(核糖核酸)生物农药。这是农业生物制造的细分领域之一,

0评论2025-04-27151

吉豫农业领域合作不断走向深入
吉林与河南两个农业大省在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各自优势,开展农业领域合作具有较强的资源互补性和产业协同性。近年来,两省不断加

0评论2025-04-27194

农业新质生产力绘就春耕新图景
一年之计在于春。谷雨节气前后,各地春耕生产进入大忙时节。走进田间地头,只见平移式喷灌机、智能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一众黑科

0评论2025-04-24166

行法治之力 护农业“芯片”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对于种业发展尤为关键春天里,田野上,一粒粒良种破土而出、向阳生长,承载起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在

0评论2025-04-21165

未来十年我国农业生产“丰”景可期
在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基础上,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4月20日对外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52034)

0评论2025-04-21188

“稻渔共作”践行绿色农业
春回大地,农事正忙。位于公主岭市南崴子街道的稻渔科技小院抢抓农时,与水稻育苗同步开展30余万尾小龙虾苗培育,标志着当地稻渔

0评论2025-04-17194

智慧农业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新引擎
智慧农业凭借对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引入,实现了农业生产环节的精准把控与智能管理。2025年,智慧农业正形成

0评论2025-04-17197

「光明论坛」推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延迟。在山东青岛,农技人员奔波在田间地头推广新型地膜和配套技术,一垄垄土豆穿上环保新衣;在河南

0评论2025-04-1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