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已建成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逾1500个

2021-04-25 14:534360
 
微信截图_20210425145503

邓小明出席“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发展——乡村规划和智慧农业合作交流对接会”。 孙自法 摄

中新网深圳4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邓小明透露,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平台不断完善,全国现已建成4个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95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1274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24日至25日在深圳举行,在大会期间举办的“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发展——乡村规划和智慧农业合作交流对接会”上,邓小明谈及如何做好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发展时作出上述表示。

他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发挥科技作用方面,首先,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必须依靠科技力量走“创新之路”;其次,着力集聚创新资源,促进科技工作“重心下移”;第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与科技“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发展——乡村规划和智慧农业合作交流对接会”会场。 

邓小明介绍,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支撑。“十三五”期间,中国在农业农村领域部署了11个重点研发专项,涵盖主要作物育种、农业资源环境、食品加工、村镇建设等主要领域,中央财政经费支持约155亿元人民币。2020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农业科技创新实力显著提升。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中国在建成1500多个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平台的同时,全国科技系统累计选派28.98万名科技特派员,建立7.7万个科技帮扶结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此外,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建立科技交流合作关系,农业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领域。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还积极打造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构筑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截至目前,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全国地级市覆盖率达64%,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在全国县(市、区)的覆盖率达45%,形成梯次有序的园区体系。同时,加快推进100个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建设,大力促进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向绿色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

邓小明提醒称,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仍然存在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农业农村领域尤为突出,表现在科技投入不足、创新主体不强、绿色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农村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

目前,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最大的短板之一就是创新要素分散、开放协同薄弱,面临产学研用对接难、项目基地平台人才融合难、协同创新跨界难、社会资本资源进入难等“四大难题”。“我们认为,创新发展不再仅仅是科技部门的单打独斗,必须更多依靠系统化、体系化的力量统筹推进。”他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上海竞速三大农业新赛道:特色种源、生物制造、现代设施农业
硅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正在申请一项国内未有先例的农药登记证书RNA(核糖核酸)生物农药。这是农业生物制造的细分领域之一,

0评论2025-04-27159

吉豫农业领域合作不断走向深入
吉林与河南两个农业大省在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各自优势,开展农业领域合作具有较强的资源互补性和产业协同性。近年来,两省不断加

0评论2025-04-27202

农业新质生产力绘就春耕新图景
一年之计在于春。谷雨节气前后,各地春耕生产进入大忙时节。走进田间地头,只见平移式喷灌机、智能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一众黑科

0评论2025-04-24178

行法治之力 护农业“芯片”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对于种业发展尤为关键春天里,田野上,一粒粒良种破土而出、向阳生长,承载起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在

0评论2025-04-21171

未来十年我国农业生产“丰”景可期
在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基础上,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4月20日对外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52034)

0评论2025-04-21195

“稻渔共作”践行绿色农业
春回大地,农事正忙。位于公主岭市南崴子街道的稻渔科技小院抢抓农时,与水稻育苗同步开展30余万尾小龙虾苗培育,标志着当地稻渔

0评论2025-04-17202

智慧农业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新引擎
智慧农业凭借对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引入,实现了农业生产环节的精准把控与智能管理。2025年,智慧农业正形成

0评论2025-04-17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