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用好AI技术,赋能智慧农业

2025-03-06 17:242350
 多位代表委员聚焦中央一号文件,积极建言献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教授茹振钢今年重点关注农业领域如何与AI技术结合,将传统农业生产转变为现代化、机械化、智能化的一体化生产。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河南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原农谷与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五良”融合高产模式不断完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如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抗风险能力弱等,迫切需要借助新兴技术实现转型升级。

AI 技术的发展为河南农业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与 AI 技术的深度融合,河南农业有望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河南在 AI 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例如,科大讯飞联合河南农业大学发布的弘农大模型,深度结合河南省农业数据资源进行训练和调优,实现了精准全面、统筹多场景的智能感知、分析、预警、决策和控制能力,可有效赋能育种、种植、养殖及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等工作。中原智农大模型也通过智能问答、图片识别等功能,在畜牧、种植、病虫害预防等方面减少农户对技术员的依赖,并计划打造智能育种、智慧农机等一整套智能解决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AI 技术在河南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田间管理环节,借助安装在农田里的智能巡田设备、无人值守气象站以及卫星遥感技术,农民可以实时监控农作物生长情况,获取空气温湿度、光照度、降水量等信息,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实现精准化种植和可视化管理。如邓州市智慧农业中心,依托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图像识别等技术实现土壤环境监测、气象监测、虫情监测等功能,为精准作物管理和田间作业提供重要依据,帮助农户及时准确地调整施肥、田间管理措施,实现了农业管理的自动监测。

在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AI 技术同样大显身手。农事问答大模型能够通过图片识别,快速准确地判断农作物病虫害类型,并给出相应的防治建议,大大提高了病虫害防治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此外,在智能养殖领域,科大讯飞研发的智慧养殖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通过 AI 机器人实现对猪舍的 24 小时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猪的健康问题并进行投药管理,提高了养殖效率和动物健康水平。

尽管 AI 技术在河南农业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果,但在推广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部分农民对AI 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较低,缺乏相关的操作技能和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AI 技术的普及应用。另一方面,AI 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为了更好地用好 AI 技术赋能河南智慧农业,加快形成新的农业新质生产力,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政府应加大对AI 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农业 AI 技术研发和创新,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网络覆盖率和信号质量。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等方式,提高农民对 AI 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培养一批懂技术、会操作的新型农民。

此外,还应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农业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攻克AI 技术在农业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鼓励企业开发更多适合河南农业生产实际的 AI 产品和服务,降低应用成本,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用好AI技术,赋能智慧农业。AI 技术为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通过积极应用 AI 技术,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河南农业必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书写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上海竞速三大农业新赛道:特色种源、生物制造、现代设施农业
硅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正在申请一项国内未有先例的农药登记证书RNA(核糖核酸)生物农药。这是农业生物制造的细分领域之一,

0评论2025-04-27147

吉豫农业领域合作不断走向深入
吉林与河南两个农业大省在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各自优势,开展农业领域合作具有较强的资源互补性和产业协同性。近年来,两省不断加

0评论2025-04-27191

农业新质生产力绘就春耕新图景
一年之计在于春。谷雨节气前后,各地春耕生产进入大忙时节。走进田间地头,只见平移式喷灌机、智能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一众黑科

0评论2025-04-24164

行法治之力 护农业“芯片”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对于种业发展尤为关键春天里,田野上,一粒粒良种破土而出、向阳生长,承载起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在

0评论2025-04-21162

未来十年我国农业生产“丰”景可期
在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基础上,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4月20日对外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52034)

0评论2025-04-21184

“稻渔共作”践行绿色农业
春回大地,农事正忙。位于公主岭市南崴子街道的稻渔科技小院抢抓农时,与水稻育苗同步开展30余万尾小龙虾苗培育,标志着当地稻渔

0评论2025-04-17192

智慧农业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新引擎
智慧农业凭借对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引入,实现了农业生产环节的精准把控与智能管理。2025年,智慧农业正形成

0评论2025-04-17195

「光明论坛」推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延迟。在山东青岛,农技人员奔波在田间地头推广新型地膜和配套技术,一垄垄土豆穿上环保新衣;在河南

0评论2025-04-1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