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象“耕”新。在四川广元,农户轻点手机屏幕,数万元信用贷款可即时到账;在贵州毕节,保险公司查勘小组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精准定损;在广东茂名,荔枝种植大户的电子保单与气象预警系统实时联动……眼下,全国各地春耕备耕工作已陆续展开。响应农业生产需求,中国农业金融服务持续升级——金融机构积极为春耕提供资金支持,新产品紧贴融资痛点,新技术赋能风控、保障,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和命脉,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问题。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才能坚决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春耕时节的生产资料采购具有明显的“脉冲式”特征,资金需求的季节性、集中性强,农户容易面临“短、频、急”的融资困境。近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与产品,将分散的农业经营主体纳入现代金融体系,重构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在资金支持、防灾减灾等方面助力农业生产平稳健康发展。例如,开发纯信用信贷产品,解决农户“担保难”问题;利用遥感监测、无人机等技术,提升农业保险定损理赔效率和精度;创新天气指数、价格指数保险产品,助力农户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挑战。
相关政策陆续出炉,引导金融业提高服务农业生产水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等。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要求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水平,支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
站在乡村振兴的历史方位,金融支持春耕备耕已超越简单的资金供给,演变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系统工程。资本要素与土地、劳动力、技术的深度融合,关乎着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计,也关乎中国农业的未来。下一步,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精准度;服务向前一步,主动对接,扩大农业金融服务覆盖面;加强气象灾害预警监测智能化水平,以防灾减灾服务提升农业保障水平,以金融活水孕育希望的田野。
吉豫农业领域合作不断走向深入
吉林与河南两个农业大省在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各自优势,开展农业领域合作具有较强的资源互补性和产业协同性。近年来,两省不断加
0评论2025-04-27191
农业新质生产力绘就春耕新图景
一年之计在于春。谷雨节气前后,各地春耕生产进入大忙时节。走进田间地头,只见平移式喷灌机、智能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一众黑科
0评论2025-04-24164
行法治之力 护农业“芯片”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对于种业发展尤为关键春天里,田野上,一粒粒良种破土而出、向阳生长,承载起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在
0评论2025-04-21162
未来十年我国农业生产“丰”景可期
在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基础上,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4月20日对外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52034)
0评论2025-04-21184
“稻渔共作”践行绿色农业
春回大地,农事正忙。位于公主岭市南崴子街道的稻渔科技小院抢抓农时,与水稻育苗同步开展30余万尾小龙虾苗培育,标志着当地稻渔
0评论2025-04-17192
智慧农业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新引擎
智慧农业凭借对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引入,实现了农业生产环节的精准把控与智能管理。2025年,智慧农业正形成
0评论2025-04-17194
「光明论坛」推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延迟。在山东青岛,农技人员奔波在田间地头推广新型地膜和配套技术,一垄垄土豆穿上环保新衣;在河南
0评论2025-04-1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