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日照:她从“农业小白”变身“种植大咖”

2025-03-17 16:511920


初春的微风轻拂,带着一丝凉意,却也预示着大地即将迎来勃勃生机。在日照都乐农庄,一座座现代化的温室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在红薯秧苗大棚,日照都乐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祥莲正蹲在田埂上查看红薯秧苗的生长情况,不时与技术人员交流相关技术细节。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技术创新,今年我们的工作重点会在研发和突破技术难题上发力,联合高校把实验室搬进我们的大棚,搬进田间地头。”李祥莲对记者说。

初识农业 心怀梦想

  李祥莲的家乡是莒县西穆家庄子村,她在涉足农业以前,与丈夫在西安、临沂等地区打拼近20年,2016年创建了龙涟国际全国木业连锁品牌,成功入选中国板材家居十大品牌,旗下有多家企业,年销售额达30亿元。

  “在一次展销会上,品尝了一个非常好吃的红薯,从那以后,我也想自己种出优质红薯。回乡创业,发展生态农业的想法也在我心中生根发芽了。”2017年,李祥莲怀着“毋忘在莒”的满腔热情,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回乡创业的征程,并专注于红薯育苗技术创新和规模化高效种植。

  谈及初次涉足农业,李祥莲多次强调自己原来就是一个“农业小白”,虽然出生在农村,但对农业知之甚少。于是,她便边学习边实践,从土壤改良、作物种植到病虫害防控;从种植、收获到销售,每一个环节她都亲自跟进,并逐渐积累起系统的生态农业理念,走上了农业生产、销售的道路。

  “看着一棵棵红薯苗长势喜人,我知道自己没有走错路。”李祥莲的眼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科技创新 引领发展

  李祥莲深知,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

  她带领团队,与山东省农科院、青岛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研发适合本地环境的生态农业技术。“这是玛莎莉、这是烟薯25……今年我们会在红薯育苗技术创新上发力,采用组培脱毒试管苗,规模化扩繁优质蜜薯品种。”

  经过数年的摸索,李祥莲尝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甜头,2024年春季培育红薯优质种苗4500万株,远销内蒙古、辽宁等地,成为日照最大的优质红薯苗供货单位。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李祥莲的带领下,生态农业逐渐在当地生根发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带动周边21个村、1000余户农户参与红薯种植,带动农民增收约1500元/亩。公司红薯规模化种植面积、托管服务面积位居日照市第一位。

线上线下 拓宽渠道

  随着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销售渠道也逐渐拓宽。李祥莲融合线上线下,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国外。为了更好地实现错时销售,建设现代化全地下红薯仓储库,年周转存储能力达235万公斤,实现了面向个人、商超、平台的远程仓储管理,接入抖音等全国知名的互联网平台。

  谈及未来打算,李祥莲告诉记者,“我们要建一个红薯文化展览馆,把红薯的发展历程整理出来,打造文化新地标。”

  李祥莲倡导“农旅结合”,通过举办采摘、研学、团建等活动,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感受生态农业的魅力。这不仅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认可了生态农业的价值。

  七年的时间,李祥莲从城市白领,成长为一名在生态农业领域女强人,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有梦想、有勇气、有坚持,就能够在农业的广阔天地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

初春的微风轻拂,带着一丝凉意,却也预示着大地即将迎来勃勃生机。在日照都乐农庄,一座座现代化的温室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在红薯秧苗大棚,日照都乐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祥莲正蹲在田埂上查看红薯秧苗的生长情况,不时与技术人员交流相关技术细节。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技术创新,今年我们的工作重点会在研发和突破技术难题上发力,联合高校把实验室搬进我们的大棚,搬进田间地头。”李祥莲对记者说。

初识农业 心怀梦想

  李祥莲的家乡是莒县西穆家庄子村,她在涉足农业以前,与丈夫在西安、临沂等地区打拼近20年,2016年创建了龙涟国际全国木业连锁品牌,成功入选中国板材家居十大品牌,旗下有多家企业,年销售额达30亿元。

  “在一次展销会上,品尝了一个非常好吃的红薯,从那以后,我也想自己种出优质红薯。回乡创业,发展生态农业的想法也在我心中生根发芽了。”2017年,李祥莲怀着“毋忘在莒”的满腔热情,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回乡创业的征程,并专注于红薯育苗技术创新和规模化高效种植。

  谈及初次涉足农业,李祥莲多次强调自己原来就是一个“农业小白”,虽然出生在农村,但对农业知之甚少。于是,她便边学习边实践,从土壤改良、作物种植到病虫害防控;从种植、收获到销售,每一个环节她都亲自跟进,并逐渐积累起系统的生态农业理念,走上了农业生产、销售的道路。

  “看着一棵棵红薯苗长势喜人,我知道自己没有走错路。”李祥莲的眼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科技创新 引领发展

  李祥莲深知,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

  她带领团队,与山东省农科院、青岛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研发适合本地环境的生态农业技术。“这是玛莎莉、这是烟薯25……今年我们会在红薯育苗技术创新上发力,采用组培脱毒试管苗,规模化扩繁优质蜜薯品种。”

  经过数年的摸索,李祥莲尝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甜头,2024年春季培育红薯优质种苗4500万株,远销内蒙古、辽宁等地,成为日照最大的优质红薯苗供货单位。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李祥莲的带领下,生态农业逐渐在当地生根发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带动周边21个村、1000余户农户参与红薯种植,带动农民增收约1500元/亩。公司红薯规模化种植面积、托管服务面积位居日照市第一位。

线上线下 拓宽渠道

  随着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销售渠道也逐渐拓宽。李祥莲融合线上线下,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国外。为了更好地实现错时销售,建设现代化全地下红薯仓储库,年周转存储能力达235万公斤,实现了面向个人、商超、平台的远程仓储管理,接入抖音等全国知名的互联网平台。

  谈及未来打算,李祥莲告诉记者,“我们要建一个红薯文化展览馆,把红薯的发展历程整理出来,打造文化新地标。”

  李祥莲倡导“农旅结合”,通过举办采摘、研学、团建等活动,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感受生态农业的魅力。这不仅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认可了生态农业的价值。

  七年的时间,李祥莲从城市白领,成长为一名在生态农业领域女强人,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有梦想、有勇气、有坚持,就能够在农业的广阔天地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全链跃升引“活水”,津城农业迎来首季“开门红”
暮春时节的津沽大地,现代农业图景在机械轰鸣与数字跃动中徐徐展开。2025年一季度,全市农业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3.3%,蔬菜、水产

0评论2025-04-27206

AI农业保险数智平台“中华·农博智问”亮相
近日,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和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简称2025年食博会预博会

0评论2025-04-27151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向新向绿,农业新质生产力绘就春耕新图景
向新向绿,农业新质生产力绘就春耕新图景  新华社记者古一平、韩佳诺、罗江  一年之计在于春。谷雨节气前后,各地春耕生产进

0评论2025-04-24154

凝心聚力打好农业开局仗
谷雨时节种谷天,当前春耕生产已进入大忙时节。关键农时不容丝毫懈怠,各地务必把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挺在前面

0评论2025-04-24201

粮食意向种植面积约17.9亿亩 全国春播进度条更新
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健开局。  今年粮食意向种植

0评论2025-04-21152

百万元补贴农业大模型:苏州发力科技强农
一百万元补贴一个农业大模型建设,一百万元奖励一个农业品种创新,两百万元支持一项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4月15日,苏州发布科技

0评论2025-04-17152

春耕季:农业机械产销两旺
青阳时节,在道依茨法尔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流水线上,一台台崭新的农用拖拉机正在完成最后组装,青绿的机身映照着工人们忙碌的身

0评论2025-04-14187

好一幅麦田里的“数字春耕图”
清明时节,麦长三节。天刚蒙蒙亮,河南省清丰县固城镇张庄里村的成片麦田里,一群身着印有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字样红色马甲的年

0评论2025-04-1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