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褐斑病是一种高温高湿型病害问题,尤其是在玉米连续遭受到阴雨天气之后,褐斑病就非常容易出现。以及玉米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风透光性不强的时候,或者是重茬种植玉米的情况,都会加速褐斑病的出现。
玉米褐斑病若不及时防治,就会导致大量叶片受损,对于玉米后续的产量及品质都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
![]()
玉米褐斑病应如何防治?
一、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与非禾本科作物(如大豆、棉花)实行2年以上轮作,减少田间病原菌积累。
清洁田园: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避免病原菌越冬。
科学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
优化种植: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气候,合理密植,保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
二、化学防治
种子处理:播种前用合适的药剂对种子进行包衣或拌种,杀灭种子携带的病原菌,减少初侵染源。
田间喷雾:在玉米4-5叶期或病害发生初期,喷施对症药剂,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控制病害扩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