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加快实施品牌强农战略,逐步完善政策体系,不断夯实品牌基础,创新开展品牌营销,着力讲好中国农业品牌的故事。在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市场主体的积极探索和共同推动下,我国农业品牌发展迸发出新的活力、展现出了新的气象。营造了政府部门扶品牌、农业企业创品牌、中介组织助品牌、消费者爱品牌的良好氛围。
于康震强调, “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将进入新阶段。打造卓越品牌,需要政府、企业等各方面的持续加力,久久为功。一是创新驱动,培优品种。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发挥优育种质资源,发掘优育种质资源,提存复壮特色品种,抢占农业竞争的制高点,提升品种的丰富度,为打造农业品牌奠定基础。二是绿色发展,做优品质。以品牌促品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以匠心助精品,以质量强品牌,不断提升品质稳定性和满意度,让高品质成为中国农业品牌核心竞争力。三是特色引领,文化浸润。坚持市场主导,做出“特”字文章,让文化之美为品牌助魂,以文化之力为品牌增值。四是拓展渠道,数字赋能。实施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推进品牌营销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让更多的“大而美、小而特”的农业品牌火遍全国,走向世界。
会上发布并解读了《中国农业品牌发展报告(2021)》。报告显示:电商平台对推进“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建设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和努力,实实在在地促进了品牌农业的发展壮大。其中2020年,300个品牌农产品在阿里平台的交易总单量首次突破5000万笔,达到5662万笔。

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将其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会议期间,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专家工作委员会联合阿里巴巴、相关行业协会等单位,正式启动“脱贫地区品牌公益帮扶试点行动”,将重点在10个区域特色资源挖掘潜力较大、具有一定品牌建设基础的脱贫县落地。

此外,中国农业大学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北大荒集团、中信农业、中化农业等单位发布《践行农业生产“三品一标”产学研联合宣言》。中信农业侧重品种培优,中化农业侧重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阿里巴巴侧重品牌建设,发挥各自优势并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