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温岭:冬闲地不闲 绿肥待春耕

2021-03-10 11:104440
 温岭有句农谚:“吃补人参高丽,壅田草子河泥”。天然的有机绿肥,是改善土壤和供养作物的理想肥料。随着天气转暖,温岭大片的冬绿肥也已基本转青等待春耕的到来。
 
 
 
.
 
所谓“绿肥”,就是泛指用绿色植物体制成的肥料。在温岭,最常见的绿肥有紫云英和苜蓿,也被称为红花草和黄花草,这两种绿肥一般都应用于水稻种植。
 
这片紫云英是温岭大溪镇南嵩岩村的种粮大户金宗明种植的。今年是金宗明种植水稻的第三年,早在一年前,金宗明就开始试种紫云英,为稻田增加肥力。因为效果明显,今年他将自己420亩的稻田全部种上了紫云英。
 
绿肥是一种养分完全的生物肥源,拥有植物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以种植一亩紫云英来计算,能产出鲜草两三千公斤,肥力相当于五六公斤纯氮,每亩可减少化肥施用量40多公斤。
 
 
 
温岭市植保耕肥能源总站站长 陈謇说:“一个是减少了化肥底肥的应用量,再一个通过我们增施绿肥以后土壤有机质含量会得到一定的提高。种了绿肥的老百姓,基本上反映都非常好,既节约了成本,又增加了收入,还肥了农田。”
 
近年来,温岭围绕“肥药双控 沃土工程”建设,提出“冬闲地不闲”的概念,在全市冬闲田里面推广绿肥的恢复性种植。温岭还专门安排了补助奖励资金,按照农户种植绿肥情况和长势,每亩绿肥最多可补助150元。温岭的大溪、新河、箬横、坞根、泽国等镇这几年也都在兴办绿肥示范片。其中,大溪镇的种植面积最多。
 
 
 
大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 吴从国说:“近几年了特别是18年开始,(大溪镇)试种的面积只有几百亩。19年大概能达到1000多亩。今年老百姓种冬绿肥的积极性比较高。今年我们全镇大概总共能有2300-2400亩冬绿肥。”
 
温岭市植保耕肥能源总站站长 陈謇说:“到目前为止,在全市五个乡镇兴办绿肥的示范片面积达到6032亩,是去年的三倍。预计今年全年绿肥的播种面积可以达到1.5万亩以上。”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小一 陈耿 杨珍珍)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上海竞速三大农业新赛道:特色种源、生物制造、现代设施农业
硅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正在申请一项国内未有先例的农药登记证书RNA(核糖核酸)生物农药。这是农业生物制造的细分领域之一,

0评论2025-04-27147

吉豫农业领域合作不断走向深入
吉林与河南两个农业大省在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各自优势,开展农业领域合作具有较强的资源互补性和产业协同性。近年来,两省不断加

0评论2025-04-27191

农业新质生产力绘就春耕新图景
一年之计在于春。谷雨节气前后,各地春耕生产进入大忙时节。走进田间地头,只见平移式喷灌机、智能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一众黑科

0评论2025-04-24164

行法治之力 护农业“芯片”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对于种业发展尤为关键春天里,田野上,一粒粒良种破土而出、向阳生长,承载起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在

0评论2025-04-21162

未来十年我国农业生产“丰”景可期
在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基础上,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4月20日对外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52034)

0评论2025-04-21184

“稻渔共作”践行绿色农业
春回大地,农事正忙。位于公主岭市南崴子街道的稻渔科技小院抢抓农时,与水稻育苗同步开展30余万尾小龙虾苗培育,标志着当地稻渔

0评论2025-04-17192

智慧农业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新引擎
智慧农业凭借对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引入,实现了农业生产环节的精准把控与智能管理。2025年,智慧农业正形成

0评论2025-04-17194

「光明论坛」推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延迟。在山东青岛,农技人员奔波在田间地头推广新型地膜和配套技术,一垄垄土豆穿上环保新衣;在河南

0评论2025-04-1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