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静:鸵鸟养殖“探”出致富新路子

   2021-08-30 百度3920
核心提示:新疆和静:鸵鸟养殖“探”出致富新路子
 

  近年来,和静县为促农增收,不断鼓励养殖户在特色养殖上下功夫。眼下,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哈尔莫敦镇才干布鲁克村引进的鸵鸟试养成功,开启了村民别样的致富梦。

  近日,记者来到才干布鲁克村率先养殖鸵鸟的村民游先华养殖鸵鸟的院子里,看到一只只超过半米的驼鸟正在院中漫步,他们伸着长长的脖子,不时的东张西望,好像在迎接客人的到来。而今年已经67岁的游先华也正在用青草喂鸵鸟。

  据了解,今年3月游先华从网上了解到鸵鸟养殖效益高,易饲养,便开始着手养殖鸵鸟。到了5月,游先华自筹10万余元从山东引进40只鸵鸟苗,开启了鸵鸟养殖路。养殖初期,由于养殖方法与技术掌握得不好,造成了一些经济损失。

  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养殖,原来只有一公斤的小鸵鸟到现在平均体重已达到20公斤左右。看到鸵鸟长势喜人,游先华心里很是高兴。“刚开始养殖的时候,由于技术不娴熟,有4只鸵鸟夭折,通过不断学习,我掌握了一些养殖技术,现在这些鸵鸟的存活率基本稳定,长势也非常好。我打算明年最少要发展到150只左右,把现在的小型庭院养殖扩大到规模化养殖 ”游先华信心满满地说。

  才干布鲁克村是一个新成立的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2019年以来,该村开始整合农民手里的土地,流转到合作社或种植大户,让村民从事特色种养殖、旅游业等,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第二、第三产业体系,以期实现乡村产业长期稳定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才干布鲁克村干部恰格德尔说:“鸵鸟养殖是一种新兴产业,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今后,我们想加大宣传,采取“基地+农户”模式,把广大农户带动起来,加入到特色种养殖行列当中,使鸵鸟养殖在我村有序、持续发展,真正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据了解,自1992年,我国引进鸵鸟用于人工繁殖以来,养殖技术已相当成熟,鸵鸟对北方温度条件适应性强,不易生病,而且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鸵鸟的肉、蛋有很高的食用价值,鸵鸟的羽毛、鸵鸟皮、腿骨等都可以回收利用,甚至鸵鸟油也是化妆品的重要原料,鸵鸟养殖发展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为农民又增添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
点击排行